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发布日期:2021-11-01
浏览量:3225次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 | 重庆两江新区报道
“重庆是真的想干这事,为了干成这事,重庆及两江新区的负责人,有着很先进的思路,真的让我们刮目相看。”在重庆两江新区龙兴新城科技园,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摩方精密”)重庆公司总经理邹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去年,摩方精密选择了重庆两江新区,将总部落户于此。邹斐所说的“这事”,指的是重庆及两江新区全力培育的科技创新生态。
摩方精密创业5年,规模并不大,全球范围内仅100多人,却是一家有特色的企业。据邹斐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3D打印企业普遍能达到的是50微米的精度水平,摩方精密是全球唯一一家最高精度能达到2微米,并投入实际工业应用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制造商。
最近几年,两江新区多了一群像摩方精密这样拥有原创技术的新朋友,从工业软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到生物医药,各路大神都藏身其间。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段成刚表示,科技创新是事关重庆“十四五”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事情,也是两江新区确定的“一号工程”,要聚焦新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高两区”目标,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更好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
筑巢引凤,吸引国内科研机构驻扎两江
在摩方精密所在的园区内,丝毫找不到常规工业园的痕迹,这里没有摩天大厦,看不到标准化厂房,听不见机器的轰鸣声,反倒更像是一座公园,有的是咖啡、茶座、火锅和步行道上清脆的鸟鸣,安静而随意。
从摩方精密办公室走出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看到,几十米开外是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的一所研究机构,拐个弯,又是西北工业大学某研发机构。
为了吸引像西北工业大学这样的顶级院所,两江新区专门设立了两江协同创新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2018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不到3年时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纷纷落户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
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两江协同创新区”)董事长王飞说,两江协同创新区现在已经吸引国内35家院所、88个团队、1000多名高端人才来到两江新区,“十四五”期间的目标是吸引100家。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向悦文认为,“越扎堆就越愿意来,越容易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和供给”。据邹斐介绍,眼下驻扎在这里的科研院所绝大部分都成为摩方精密的客户。
从0到1,再到100
据邹斐介绍,摩方精密的科研级设备目前已被全球众多著名科研院校使用。在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石油研究院等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30余家均已采购摩方精密设备。摩方精密设备也出口到日本的东京大学及早稻田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著名院校。
在工业领域,包括日本京瓷、三菱重工,广濑电机、SDK集团,美国苹果、波音、英特尔、强生,德国Intuitive Surgical等在内的众多世界500强,均从摩方精密采购了系统或服务。
“如果欧美日的这些企业和机构可以在自己国内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是不会来找一个中国企业进行加工的,实际上,通常情况都是我国企业因为国内无法加工,去寻找日本、德国的企业等帮助加工。”邹斐补充,“尤其是日本,作为精密制造最强的国家,摩方精密的技术能够出口日本,并被日本企业和市场接受,凭借的只能是坚强的技术实力。”
欧美日的工业企业排队等货,甚至出现一家美国企业愿意支付近8万美元“加塞费”的情况。然而,邹斐说,中国工业企业对于新兴技术的理解、使用的愿望均相对滞后。
如何带动国内应用,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成为摩方精密在国内发展的最大难题。
在与摩方精密的接触过程中,两江新区敏锐地发现,摩方精密的需求,实际上代表了大量“0—1”原创技术企业的需求。新的技术要试验,需要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试错、迭代不断完善技术,只有这样,企业技术才能不断成熟,而且会建立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同时带动产业水平提升。为了最大程度地支持科技创新,重庆打破常规,不是给钱给地,而是打造一个创新的平台,为原创技术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两江新区提供的方案恰是摩方精密最需要的。通过“明月湖超高精密增材研究院+共享服务平台”的创新模式,一方面,重庆两江新区在其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共享服务平台,将摩方精密的高精密3D打印技术以及其他高精密技术,开放性地提供给国内乃至全球的企业及院校使用,这大大降低了客户使用新技术的门槛;另一方面依托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35家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下一代精密打印材料、工艺以及相关应用。
邹斐认为,共享服务平台的模式可以帮他们培育客户,让摩方精密的技术有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更进一步的是,“聚集在两江新区的科研院所是产业链重要生态企业,将利用我们的技术进行二次原创开发,形成新的产业链聚集,从1走向100。”邹斐说。
瑞声科技晶圆级玻璃(WLG)产品
摩方超高精密3D设备打印的一个尺寸略大于火柴头的鸟巢模型,可以看到每一根精细的柱子。
开放式创新朋友圈
近年来,像支持摩方精密一样,两江新区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支持原创技术创新发展的打法:通过打造创新生态体系,政产学研相互赋能、相互助力。
北京理工大学的毫米波雷达技术在两江新区应用于智能车联网项目就是产业化转化的典型案例。明月湖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斐介绍称,其做法可以概括为:政府的场景开发,院校科研赋能,企业掌握市场运营。
2019年4月,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签约落户两江新区,主要针对两江新区乃至重庆布局车辆、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化、大数据领域等创新平台。2021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联合打造的功能型无人车联合实验室正式启用。
两江协同创新区董事长王飞介绍,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完成约4公里示范线建设,建设了生态完善、功能适配的“车—路—云”产品和技术互联互通需求的示范场景,满足基于车路协同高级别辅助驾驶商用示范、推广及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运营等需求。接下来,两江新区还将建设里程约55公里的智能车辆网线路。
2019年成立的两江新区生物医药创新服务联盟是另一个打动人的案例。两江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医疗机构、投融资机构在这里联动创新。
向悦文介绍,两江新区非常注重构建共享共建平台,让各方面共同参与,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科教创产”融合发展。
等待创新的种子开花结果
近年来,国家在解决卡脖子技术方面,已经有很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但是,从0到1,所面对的是巨大的未知风险,没有人知道今天播下的种子哪一天才能开花结果、枝繁叶茂。不光如此,更大的可能性是,科研成果转化常常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要做从0到1的先行者,还要做好绝大部分转化成果不会落地本地的准备。
这些年来,两江新区深度布局科技创新生态,做出了勇敢的尝试。针对原创技术常常面对的企业不敢用、政府不愿用的尴尬局面,两江新区提供开放式平台和应用场景,鼓励企业试错发展、迭代技术、完善产业链,又通过股权投资参与到企业成长中来。如此,不仅产业带动起来,企业和政府也能受益,还为技术创新突破提供了沃土,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可行之路。
2016年,重庆誉存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团队归国后在重庆创立。说起这一决定,誉存科技创始人陈玮曾表示,尽管身处内陆的重庆在很多方面都与北上广深等城市有较大差距,团队也有人曾经质疑过这个决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质疑早已消失。
短短数年,誉存科技从3个人的小团队迅猛崛起为金融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进入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获科技部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陈玮说:“在这里,我们体验到了一流的创新氛围、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创新性企业的发展。”
蓬勃生长的创新生态,成为两江新区最强的吸引力。不光是初创企业,京东方、联想、OPPO、瑞声科技等一批高精尖技术龙头企业纷至沓来。
2019年6月,全球精密制造龙头企业瑞声科技签约两江新区,计划总投资8亿美元,建设诚瑞光学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WLG晶圆级玻璃镜片研发生产基地。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基地的建设进度仍然极快。2020年12月23日,该基地投产。
瑞声科技高级副总裁郭丹说,从项目引进到开工建设,甚至是后勤保障,全链条都是两江新区支持和服务,让人感觉到,这里创新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9期)
2021年第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