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我们为世界创造精彩,记录摩方精密的每一步发展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百家号

  • 微博

  • 小红书

发布人:摩方精密

发布时间:2024/02/07

南方医大口腔医院麻丹丹、于光涛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Biofabr.》:用于牙周炎源性骨缺损修复的3D打印生物墨水

牙周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恢复牙周炎引起的骨丧失是避免牙齿松动脱落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由于生物功能材料的应用单一以及口腔炎症和细菌微环境的存在,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牙周骨再生材料或技术难以实现牙槽骨再生。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于光涛等人联合深圳湾实验室饶浪教授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一种3D打印生物墨水用于牙周炎源性骨缺损修复,该生物墨水由EPLGMA为主体并装载干细胞和细胞囊泡用于发挥抗菌抗炎促成骨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3D-printed bioink loading with stem cells and cellular vesicles for periodontitis-derived bone defect repair”的文章发表在《Biofabrication》上。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博士研究生赵瑜越、深圳湾实验室博士后朱文祥为第一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于光涛、容明灯、麻丹丹和深圳湾实验室饶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微信图片_20250506112151.jpg

图1. 仿生3D打印墨水的制备工艺及其对牙周炎源性骨缺损的生物学作用示意图


作者首先通过摩方精密microArch® S230(精度:2 μm)打印了以EPLGMA为主体的仿生模板,结合模板法和光引发聚合合成了EPLGMA@PDLSCs@MDCSs-MV(EPM)。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GMA缓慢滴入EPL溶液中,得到EPLGMA,在蓝光(405 nm)照射后转化为交联水凝胶。然后,将乳牙牙周膜的PDLSCs和MDSCs膜囊泡(MDSCs- MV)加入EPLGMA中形成溶液生物墨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冻干生物墨水的微观结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状多孔结构,这有利于促进PDLSCs的增殖、迁移和营养物质或代谢物的运输,从而发挥作用(图2)。


微信图片_20250506112200.jpg

图2. EPLGMA的特点。(a) EPLGMA制备工艺示意图。(b) EPLGMA状态:蓝光照射前(左)和照射后(右)。(c)冻干EPLGMA的扫描电镜。(d) EPL和EPLGMA的1H NMR谱。(e) EPLGMA的时间扫描流变分析。(f) EPLGMA的粘度。(g) EPLGMA的压应力-应变曲线。


随后,作者探究了仿生墨水的3D打印性能。作者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CAD模型,通过对于不同结构的模型进行打印,证明仿生墨水打印出的结构在大尺寸上仍能够保持一定的精准度。随后作者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打印形状内的细胞进行显色观察,结果显示细胞在3D打印仿生墨水中的形态下分布均匀,并且保持良好的活力(图3)。表明了EPM是一种高效、可行、个性化的打印生物墨水。


微信图片_20250506112203.jpg

图3. 3D打印系统对EPLMA生物墨水进行个性化3D打印。


为了验证EPL天然的抗菌潜力,作者将生物墨水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共培养两个小时,并将其涂布到血平板上进行观察。24小时后可见EPM组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图4)。


微信图片_20250506112226.jpg

图4. EPM的抗菌性能。(a) EPM抗菌功能示意图。(b) PBS(对照)和EPM处理2 h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血平板培养照片。(c)不同组牙龈卟啉单胞菌数量的定量评价。(d) PBS(对照)和EPM处理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活/死染色。

 

控制炎症是牙周炎治疗过程中重要步骤。作者利用MDSCs在抗炎中发挥的作用,首先从荷瘤小鼠体内收集MDSCs,并提取MDSCs-MV,然后采用蛋白图谱分析了MDSCs-MV的蛋白组成。通过KEGG通路分析,结合免疫荧光实验结果,作者表明MDSCs-MV可以通过CD39/CD73-腺苷信号通路靶向抑制微环境中的T细胞从而发挥抗炎功能。


最后,为了评估3D生物墨水的成骨能力,作者构建了SD大鼠颌骨骨缺损模型,并同期模拟炎症状态,然后根据骨缺损的面积以及深度,打印出合适的形状并进行了验证。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通过Mirco-CT以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EPM@Pg组展示出了最佳的抗菌、抗炎以及促成骨效果。


结论:作者利用EPLGMA加载PDLSCs和MDSCs-MV,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可定制的多功能3D打印模块,用于治疗牙周炎源性骨缺损。该EPM材料继承了EPL的天然抗菌特性,可以有效地杀灭牙周病细菌,并且在抗炎方面,其中的MDSCs-MV通过CD73/CD39/腺苷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总之,EPM支架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抗炎和骨再生效果。与传统骨粉填充材料相比,3D打印仿生墨水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生物性能。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8/1758-5090/ad2081


更多阅读

  • 2025/05/07

    行业资讯

    直击精密制造痛点,S230A高精度和自动化双驱动力全新升级

    摩方精密全新升级microArch® S230A(光学精度:2μm),通过智能参数调控与自动化调平系统深度融合,使微观器件自由构建产生数量级提升,正推动着高端制造业向微观尺度与功能集成的全新维度演进。

  • 2025/04/23

    行业资讯

    南昆士兰大学和伯明翰大学《MINE》:微振动辅助双层螺旋微针快速提取真皮间质液用于葡萄糖的微创检测

    南昆士兰大学与伯明翰大学研发团队,利用microArch® S240(10μm),在12mm×12mm基座上采用耐高温材料(HTL)打印出15×15 MNs模具,创新性地开发出两种螺旋构型可溶胀微针阵列(MNs)

  • 2025/04/21

    行业资讯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薛龙建教授课题组《Science Advances》:拓扑弹性液体二极管

    武汉大学薛龙建教授、赵焱教授与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教授团队合作,使用microArch® S230(精度:2 μm)3D打印系统制备了仿南洋杉叶片棘轮阵列硬模板,为微流控系统提供了一种动态控制新策略。

联系我们